公元234年配资最良心10大平台,蜀汉大将魏延死于马岱刀下。
一年后,立功的马岱突然从史书中消失。
一个斩杀内乱首领的功臣,为何要选择人间蒸发?
生死仇敌的最后对决诸葛亮死了,五丈原的秋风卷起黄沙,吹散了蜀汉的北伐梦。
这个八月,整个蜀军陷入慌乱。主心骨没了,谁来主持大局?
杨仪拿出遗令,按照诸葛亮的安排,他负责撤军,魏延断后。
一个文官,一个武将,权力分配看似合理。
可魏延炸了。
展开剩余90%"丞相虽亡,我魏延还在!"他指着杨仪的鼻子说,"凭什么要听你的调遣?"
魏延不肯断后,且曰:
"丞相虽亡,吾自见在。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,吾自当率诸军击贼,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?且魏延何人,当为杨仪所部勒,作断后将乎!"这个义阳人从投靠刘备的那天起,就没服过谁。
当年长沙城下,他一刀砍死太守韩玄,开门迎接刘备。
诸葛亮当时就说他"脑后有反骨",劝刘备杀了他。
刘备没听,反倒重用了这个狂人。
现在诸葛亮死了,魏延觉得轮到自己掌权了。
继续北伐,完成丞相未竟的事业。杨仪算什么东西?一个管后勤的文官,也配指挥自己?
杨仪冷笑。这个书生出身的长史,早就看魏延不顺眼了。
两人积怨已深,平时在诸葛亮面前都要拔刀相向。现在丞相走了,正是算总账的时候。
魏延先动手。他烧掉栈道,率军抢先赶到南谷口。
这是回汉中的必经之路,占住了这里,就能控制大军的去向。
他要逼杨仪就范,交出兵权。
杨仪也不是吃素的。他派王平带兵迎战,同时密令马岱:"找机会干掉魏延。"
内战爆发了。蜀军分成两派,刀剑相向。
就在司马懿还在猜测蜀军动向的时候,这些本该一致对外的将士们,已经开始自相残杀。
结局很快揭晓,魏延部曲皆散后奔至汉中,被马岱追杀。
一代名将,就这样死在自己人的刀下。
马氏血脉的托孤重任马岱杀魏延,绝非意气用事。他背后承载着整个马氏家族的命运。
马家在西凉是什么地位?马腾镇守一方,马超威震天下。
东汉末年,马家是能和曹操掰手腕的诸侯。
马超一句"若曹操举天下而来,请为大王拒之",让多少人胆寒。
可惜家道中落得太快,马腾死于曹操之手,马超兵败逃亡。
到了蜀汉,马超就像一头失去利爪的猛虎,只能在成都养老。
临终之时将身为唯一宗亲的马岱托付于刘备。
222年,马超躺在病榻上,拉着刘备的手说:"马家就剩马岱一个了,请主公照顾。"
刘备点头答应,马岱被封为平北将军、陈仓侯。
这个封赏很有意思,既给了官职,也给了爵位,表面上看很优渥。
马岱心里明白,自己是马家的独苗,也是马家的希望。
要想在蜀汉立足,必须证明自己的价值。跟随诸葛亮南征北战,这就是他的机会。
平定南中,马岱表现出色,五次北伐,他次次参与。
诸葛亮欣赏这个沉稳的将领,不像堂兄马超那么锋芒毕露,也没有魏延那种桀骜不驯。
马岱知道进退,懂得配合。
当杨仪下达秘密指令时,马岱没有犹豫。
杀魏延,这是立功的机会,也是自保的必要。
在蜀汉高层的权力斗争中,必须站对队,否则全家遭殃。
马岱选择了杨仪。他觉得这是正确的选择。
功臣突然销声匿迹魏延死后,马岱应该飞黄腾达才对。毕竟他平定了内乱,维护了蜀汉的稳定。按理说,封侯拜将,加官进爵,都不为过。
事实相反。
235年,也就是杀死魏延一年后,马岱做了一件事:率军伐魏。结果被牛金击败,狼狈而归。
马岱率众伐魏,被牛金所击退。此后再无关于马岱的记载。
这就奇怪了,一个立了大功的将军,怎么突然从历史舞台消失?
要知道,蜀汉人才稀缺,每一个有能力的将领都是宝贵资源。
马岱无缘无故蒸发,说不通。
更诡异的是时间点。235年,正是蒋琬接替诸葛亮主政的第二年。
新领导需要立威,需要用人。
马岱这样的功臣,正是可以倚重的对象。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消失?
看看蜀汉后期的将领名单,姜维、王平、廖化、张嶷...马岱的名字不见了。
这些人要么资历不如马岱,要么功劳不如马岱,凭什么能继续在朝堂上呼风唤雨?
答案只有一个:马岱主动退出了。
他不是死了,而是选择了隐居。史书没有记载他的死讯,这说明他活着,至少还活了一段时间。
既然活着,为什么不出现?为什么不为国效力?
马岱意识到了什么。
权力漩涡中的消失真相马岱想明白了一个道理:杀魏延,救了自己一命,也毁了自己前程。
魏延死后的蜀汉,暗流汹涌。表面上看,杨仪胜利了,但这个胜利者很快发现自己也是受害者。
他以为杀了魏延就能独揽大权,结果蒋琬上台,杨仪被边缘化。
238年,杨仪被废为庶人,郁郁而终。
这个策划杀死魏延的始作俑者,最终也没逃过政治清算。
马岱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。
杨仪的下场,让他明白了一个残酷的现实:在蜀汉的权力游戏中,没有永远的赢家。
今天的功臣,明天可能就是弃子。
更要命的是,马岱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尴尬的存在。
他是杀死魏延的刽子手,这个身份让他在蜀汉将领中孤立无援。
魏延虽然专横跋扈,但在军中还是有不少支持者的。
这些人怎么看马岱?叛徒,走狗,杨仪的爪牙。
马岱尝试过洗白自己。235年的伐魏行动,就是他的努力,他想通过对外作战来证明自己的忠诚,重新获得认可。
结果败了,彻底败了。
牛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曹魏将领,轻松击退了马岱的进攻。
这次失败,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马岱明白,自己在蜀汉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。
继续留下,只会越陷越深。
新领导蒋琬需要的是自己的班底,不是前朝的血腥工具。
于是,马岱做了一个聪明的决定:消失。
不是被杀,不是被贬,而是主动隐退。
他可能回到了某个偏远的封地,过着普通人的生活。或者干脆离开了蜀汉,去了一个没人认识他的地方。
马岱的消失,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。他见识过权力斗争的残酷,不想再卷入其中。
作为马家的独苗,他有责任保全血脉,传承香火。
与其在朝堂上提心吊胆,不如归隐山林,安度余生。
历史没有记录马岱的结局,这或许正是他想要的结果。
在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,能够全身而退,已经是最好的归宿。
魏延用性命证明了一个道理:在权力面前,再强的武力也是徒劳。
马岱用消失证明了另一个道理:有时候配资最良心10大平台,离开比留下更需要勇气。
发布于:河南省悦来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